综合信息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整治汽车芯片价格乱象
 2021-8-4
 

自去年三季度起,半导体全产业缺货、涨价消息不断。而车用芯片缺货现象也持续发酵,部分汽车制造厂商因芯片短缺开始停产。另一边,汽车芯片厂、晶圆代工厂因生产成本上涨、产品生产周期变长接连涨价,更有部分投机分子借此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而下游用户端叫苦不迭,高价抢货也无法确保有“芯”可用,央视也多次报道此类消息。为了解决涨价乱象,国家终于出手!

 

8月3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获悉,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已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截止至6月10日)已有30多家半导体企业发布了价格调整函,产品价格涨幅在10%至30%之间”。

 

在此背景之下,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严查经销商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行为,无疑将有助于将囤积在流通环节当中的车用芯片给挤出来,同时平抑市场价格,利于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此前就曾表示,为了积极应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工信部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推动提升汽车芯片的供给能力,正在取得一定的效果。后续将远近结合、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对接,积极支持替代应用,提升制造能力,继续保持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JSSIA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