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海思半导体开始对外供应芯片
 2020-1-6
 

据EE Times报道,海思半导体开始向华为之外的企业供应芯片。而此前,海思只向华为供应芯片。

 

该报道指出,在2019年12月举行的ELEXCON 2019年电子展期间,上海海思推出了一款针对公开市场的4G通信芯片。上海海思成立于2019年4月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这似乎是华为和海思首次“披露”海思不再是华为的专属芯片制造商。

 

此外,报道指出,上海海思将在公开市场上销售其芯片产品,深圳海思仍将负责内部芯片供应芯片。

 

为了应对全球竞争,抓住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整合带来的新机遇,海思正在调整其产品线。

 

除了在公开市场销售芯片之外,海思还更改了部分产品线的命名,并且对其业务进行扩张,进入了几个新的细分市场。该公司的Smart Vision在不久后将从专业的安全监控领域扩展到更广泛的感知计算产品领域,专为消费者和汽车电子所设计。

 

海思还将其机顶盒与电视产品线进行了整合,成为Smart Media产品线,该产品线现在也将专注于全屏幕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居中心上。此外,海思还在扩大其连接性业务,并成立了三个企业孵化小组。这些小组包括一个专注于大、中、小屏幕设备的显示器小组、瞄准联网汽车市场的汽车电子小组,以及机器人小组。

 

据了解,一家国内工业领域客户已经对海思芯片完成了相关测试,并与海思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厂商内部人士从以下几点谈到了海思对外销售芯片的优势所在:

 

一、供货可靠。内部人士指出,原先选择TI供货时,对方要求下单量10K起步,而且要现金全额订货,美元结算。除此之外,TI还要从美国发货,订单交付时间长达6-8个月。反观海思,订货仅需0.5K起步,而且都是现货。

 

二、价格便宜。内部人士透露,海思给出的价格比TI要低50%以上。

 

三、制程更先进。该内部人士直言,相比TI的制程,海思的先进制程属于“隔代碾压”。因此,海思的产品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都有极大的优势。

 

“基于中美贸易战的大环境下,迫使中国厂商转用国产芯片,海思也是顺势而为,”该内部人士表示,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海思的产品能对外公开销售,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简直要“爱死华为了”。该内部人士还指出,以前订美国芯片要受一肚子气,其他国内芯片厂商的稳定性和性能又不够好。他透露,曾经选用一家国内厂商供货,由于稳定性不好,导致售后赔付过百万。目前经过测试,海思的产品在稳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指出,“如果海思也外卖芯片,尤其是电源管理、射频等标准芯片,对相关领域的设计公司影响绝对超大。除却产品质量,仅仅海思的体量,在代工、封装等成本上的巨大价格优势便可以要很多竞争对手难以应对。”

 

据了解,去年4月份成立的上海海思半导体将在公开市场上销售其芯片产品。另一方面,深圳海思则负责为其母公司供应芯片。

 

(来源:天天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