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会”在长春举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发布并解读了新一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简称:百强企业)。
新一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本届百强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合计3.5万亿元,比上届增长16.7%;总资产合计4.4万亿元,比上届增长10%。
其中前三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百强企业中主营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10家,比上届增加4家;超过100亿元的有66家,比上届增加8家;
入围企业最低主营业务收入50.4亿元,比上届提高6.8亿元。
2、效益水平进一步提高
本届百强共实现利润总额2249亿元,比上届增长20.5%,超过收入增速3.8个百分点;百强平均利润率为6.4%,比上届提高0.2个百分点,超过行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平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达到5.6次,存货周转天数为35天;资产负债率66.0%,利息保障倍数6.1倍;各项绩效指标在全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3、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
本届百强研发投入合计2194亿元,比上届增长16%,与收入增速保持同步,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3%,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研发人员合计45万人,比上届增长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2.1%。
截止2017年末,百强企业专利总量34.1万件,比上届增加3.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6.1万件,比上届增长7.2万件;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6.6%。
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强企业中,华为、京东方、中兴、联想和中芯国际分列第2、第4、第5、第6和第10位。
4、跨国经营进一步深化
本届百强2017年出口额达到7737亿元,占行业总量比重达到18.4%。
其中,有19家企业出口额超过100亿元,有22家企业海外市场收入比重超过50%。
在产品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百强企业引领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升。
从品牌影响力看,据2017年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显示,联想、小米等企业依靠创新型数字设备及服务使中国品牌的海外影响力日渐扩大;在2018年CES展览中,中国品牌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华为、中兴、TCL、创维等企业与谷歌、亚马逊和英伟达等公司同台竞技。
从国际分工地位看,华为、小米、海信、海康威视等百强企业在手机、彩电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在通信领域,百强企业参与研发的5G技术网络架构成为国际标准,有望取得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跑者地位。
5、战略转型进一步加快
百强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两个强国”战略部署,不断加快自身转型升级。
一是不断夯实核心基础领域,华为研发出麒麟970智能芯片,飞腾、龙芯、兆芯等国产CPU性能持续提升,京东方首条柔性屏生产线实现量产,结束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同时,电池隔膜材料、微电机系统传感器、石墨烯等基础产品也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
二是不断推进产品和服务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百强企业的技术和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三是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和未来技术高点,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推广应用;5G、下一代互联网、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商用进程不断加快。
6、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百强企业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本届百强实现税金总额1378亿元,比上届增长17%;从业人员合计205万人,比上届增长21万人;税金和从业人员占全行业总量的60%和15%以上。
此外,百强企业积极承担各项社会责任。
2017年,百强中近80%的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向各类公益事业直接捐款超过20亿元。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了经济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服务结构的多方面转型,实现了规模、效益、技术、品牌的全方位跃升,在引领产业健康发展,支撑经济社会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代,百强企业应积极把握新的政策和市场机遇,强化自主创新,加速应用推广,积极谋划布局,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018年第三十二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
排名
|
公司名称
|
排名
|
公司名称
|
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51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
|
联想集团
|
52
|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3
|
海尔集团公司
|
53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54
|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5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55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6
|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56
|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
|
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57
|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58
|
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
|
9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59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0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11
|
小米集团
|
61
|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12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
6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3
|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
|
63
|
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4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64
|
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
|
15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65
|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
|
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66
|
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7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
67
|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
18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68
|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
19
|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
69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70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21
|
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
|
71
|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
22
|
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72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3
|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
7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24
|
欧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4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25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75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6
|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
76
|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7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77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28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78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9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79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30
|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80
|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81
|
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3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82
|
深圳市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
|
33
|
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
|
83
|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
|
34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4
|
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
35
|
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85
|
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6
|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
|
86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37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87
|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
38
|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88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39
|
舜宇集团有限公司
|
89
|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40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90
|
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
|
41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91
|
中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2
|
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
92
|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
4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93
|
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44
|
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94
|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
45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95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46
|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96
|
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47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97
|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48
|
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8
|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99
|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50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100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