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新闻
 
主动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及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2016-4-5
 

 

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联盟(集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上海鑫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及技术装备标准研讨会”于2016年3月25-26日在盐城举行。

 

来自天津、上海、江苏、大连、山东、青海、湖南、安徽、甘肃等省区市的36多所职业院校院(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工程师共78人参加会议。盐城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邹必俊,中国职教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学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分会秘书长于燮康,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分会HR平台主任陆瑛,高等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李刚,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徐进,上海市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副主任李丕毅,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胥崇仁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做讲话或发言。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陈建民主持会议。

 

盐城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邹必俊在讲话中对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教联盟能组织这样的全国研讨会在盐城召开并与盐城职教界开展交流和互动表示感谢。他还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盐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盐城职业教育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思考。

 

中国职教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学俊在致辞时首先转达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龙德毅对本次会议的关心和祝贺。他说:“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教联盟在过去五年新能源技术综合利用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同行和业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及时协同相关行业、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启动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及技术装备标准制定工作,落实行业企业制定标准、院校负责培训、政府实施有效监督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希望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教联盟坚持行业背景与优势,不断挖掘企业岗位人才定位、岗位标准,结合教学需要,通过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及技术装备标准制定,完成科学合理而又具有实用性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分会秘书长于燮康在会上做了题为《强化互动对接,适应“智造”时代》的主旨报告。他着重从“现代职业教育要通过机制改革与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产业、新技术、新岗位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进行论述。强化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关注学以致用的对接,适应中国制造的时代需求。希望学校与区域经济、行业协会等合作,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建设产学研联合体,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基地”等。学校通过协会与企业单位合作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职业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建立校企互访制度,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和专业技术讲座等互动。学校通过协会找到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契合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打造 “创新、创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搭建更广泛的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路径,提升合作层次。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分会HR平台主任陆瑛在会上就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的两次会议、推进情况与申报路径、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装备标准框架、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做了介绍和说明。陆主任强调在发展现代职教体系的大背景下,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标准制定工作的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转变观念、顺势而为,要更加重视新能源专业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其次是要更加积极的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

 

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陈建民在会上就“关于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工作委员会”的情况做了说明。向与会者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工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盐城工学院院长徐进报告上分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群设计、实践环节设计等三大部分内容来讲解。其中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做出以下归总: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报告中指出掌握构成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并在实践环节中提到教材实训紧密相结合能给新能源汽车专业带来很大的实训创新。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胥崇仁“新能源汽车岗位职责与人才需求分析”:市场产业化的思路应紧跟“四新”,“四化”的系统化集成创新体系。“四新”:新驱动平台、新材料应用、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四化”: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络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经济应运而生。为保证该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对口人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招聘还处在与传统汽车人才招聘相同渠道与方式的阶段,招聘岗位主要仍集中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维修保障服务,而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检测与维修,熟悉掌握电池、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新材料等专业的技术工种缺口巨大。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副主任李丕毅及教授吕坚“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备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才。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是车型车种众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技术(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何宇漾“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装备标准与人才培养”:装备标准框架按照“三电”原则和实用技术目录出台,相关配套设备需要企业工程师和专家的复审;研讨、完善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和实验基地建设。

 

上海鑫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韩庆朋介绍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通过图文向大家解说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四阶段油耗法规和新能源积分制度将倒逼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销量的比例将超过10%。着眼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在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电控系统、机电耦合系统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布局,加强技术和产业装备技术研发,为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的需求井喷做好准备。并给大家介绍了组委开发新能源汽车专业相关教材雏形及实训平台。

3月26日上午,全体参会人员来到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参观学习,随后前往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观摩,奥新副总胥崇仁全程陪同并做了详细的产业分析、工艺讲解和回答提问。

 

本次会议对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有了很好的定位。新的职种、新的岗位,对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制定标准,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最基础、最准确、最权威的保障。拟在2016年9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装备标准,将对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教联盟供稿)